為滿足生物資源保護與科普教育需求,充分發揮生物標本價值,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啟動野生動植物標本館建設工程。6月11日,記者在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看到,技術人員正在制作昆蟲標本,為未來標本館展示緊張籌備。
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技術員龍水枝介紹:“當日在野外采集了超過110份蝴蝶標本,這些標本新鮮柔軟,制作過程中要特別小心,以免損傷其翅膀和觸角。”
據了解,該標本館主要包括生物標本存儲保藏館、陳列展示館、數字標本展示平臺及生物資源調查成果篩選。其中,生物標本存儲保藏館建筑面積178.7平方米,包括標本的收集、存儲、保護、管理及相關研究工作,將保存超過50,000份的生物標本,為生物標本提供一個安全、科學的存儲環境。
生物標本陳列展示館建筑面積193.32平方米,主要展示各種昆蟲、植物、鳥類、哺乳動物等標本,介紹標本的存儲、維護和數字化管理流程,展示與神農架相關的科研成果和標本采集過程,以此提升神農架生物多樣性的展示及科普教育水平。
數字標本展示平臺則利用高清圖像、3D模型、生物AI大模型等技術,通過標本準備、數字化、信息錄入、平臺搭建對接、資源共享五個階段,將神農架的珍稀標本以數字化形式呈現,增強公眾對生態資源和生態保護知識的認知與利用。
與此同時,為確保標本館建設順利進行,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以“對標先進、強基提能”為目標,分批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前往云南、四川、山西等地,向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合作單位交流學習,深入學習先進管理經驗、標本制作技術和管理知識,為生態保護與科研創新注入新的活力。
標本館建成后,將滿足神農架國家公園未來4年的標本存儲需求,預計新增生物標本1.66萬份,數字標本2.2萬份,實現存儲與數字平臺實時協同,推動標本資源共享。(文\杜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