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官門山實驗室正在有序開展瀕危植物小勾兒茶的繁育研究工作。
小勾兒茶是鼠李科小勾兒茶屬落葉灌木,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,屬于極小種群保護物種,處于極度瀕危狀態,目前僅分布在中國湖北、安徽和浙江。
在神農架國家公園范圍內生長著極少數小勾兒茶。小勾兒茶高達6米,小枝無毛;葉紙質,橢圓形,長7-10厘米;花序長3.5厘米,花淡綠色,萼片三角狀卵形,花瓣寬倒卵形;果實屬核果,未成熟時為橘紅色,成熟時為紫紅色,圓柱形,長約8 mm。
小勾兒茶扦插苗
小勾兒茶屬花的構造既與貓乳屬有相同的特征,又與勾兒茶屬有相似的結構,對研究鼠李科棗族中某些屬間的親緣關系有科學意義。為了增加小勾兒茶種群數量,保護和合理開發小勾兒茶,官門山實驗室正在對小勾兒茶的播種和扦插育苗、組織培養等技術進行探索。目前已采集約3000顆種子進行變溫沙藏以促進小勾兒茶種子萌發,在組培方面也通過葉柄培養獲得了小勾兒茶愈傷組織。
小勾兒茶種子
小勾兒茶大多成單株分散生長在溝谷或峭壁上,相互之間距離較遠,難以進行有效的基因交流,且自身生長緩慢,存在種子敗育現象,造成其自然更新能力弱,在小勾兒茶的群落內難以見到其幼苗,所以容易因人為或自然因素導致種群數量減少或消亡。(通訊員:金膠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