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好!請掃描‘防火碼’,完成信息登記后,方可進入車子溝區域。”12月10日,在老君山管理處車子溝入口,工作人員禮貌地提示魏某掃描下面的防火二維碼。
據老君山管理處負責人黃全坤介紹,轄區內共申請了管理處、鷹窩洞和車子溝三處卡口掃碼點,所有人需通過微信掃碼才能進山,進山后必須依次在這些卡口掃碼確認行蹤。他說,“防火碼”具備數據采集、宣傳教育、火情報警、違規舉報、緊急求救等功能。行人通過掃“防火碼”進入,管理處就可第一時間掌控進山人員的動態,有效監控人為火情。同時在重要路口設立了森林防火語音監控系統,通過語音播報提醒過往車輛、行人嚴禁攜帶火源進入林區,禁止野外用火等宣傳,并通過衛星掃描、監控火點、自動報警、拍攝視頻和圖片等方式上傳情報,局防火指揮中心在第一時間就能定位到火源地,判斷火勢、調配人員救援。
“要確保杜絕隱患,關鍵在人。”黃全坤打開手機監控小程序,調出今年7月份單個卡口掃碼統計表,進山原因、回執統計等信息一目了然。
黃全坤還給我們講了一件事關進山人生命安危的事。今年11月16日,一村民從卡口掃碼進山后,系統數據顯示該村民已進山兩小時未返回。這個信息引起了黃全坤的警覺,便立即安排巡護員進山跟蹤,找到村民時,發現他出現嚴重身體不適癥狀,癱坐在路邊。巡護員立即把村民送到興山南陽鎮醫院治療。
“防火碼”是依托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以卡口二維碼為抓手構建的一套“人為火”管控體系。可以幫助進山人員快速掃碼登記,主動學習防火知識,切實提升防火安全意識;支持森林防火管理人員建立進山入林人員大數據,有效防控人為火源,杜絕火患。有了這個碼,進山人員的行跡相對可控、可溯、可責,對進山人員的管理形成閉環。
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是變化發展著的國家生態資產,公園保護防火是第一要務。天災天為,人禍人管。管人不僅是保護的第一要務,也是防火的第一要務。要把人管好,就要讓人“眼耳到簾”,讓他們眼睛看到防火的警示,耳朵聽到防火的宣傳,明確人為火患應負的法律責任,從而“入腦入心”,主動配合保護。掃碼進山,閉環管理,是對過往人員的一種提醒、一種警示,更是一種告誡。
神農架國家公園,天天都是防火季,人人繃緊防火弦,只要進入神農架,就必須把“人人防火”“我必防火”“從我做起”的觀念深扎在腦海里。國家公園推廣使用“森林防火二維碼”,切實加強野外火源管控,實現管理全鏈條、火因可追溯,實行閉環管理。
普通人,尤其是游玩避暑的游客,對神農架國家公園的保護措施和保護手段并不了解,加之當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徒步健身、挑戰極限、只身穿越無人區等等,成了人們一種生活時尚,偷偷進入無人區的事件屢有發生。掃碼進山的規矩,不僅向游客闡明了規矩,更界定了不聽招呼進山冒險、違法獵采的行為責任。老君山管理處推行掃碼閉環管理,很有代表性,掃碼重要,更重要的是閉環,掃進更要掃出,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實施進山人員跟蹤管理。
近年來,國家公園創新智能數字化森林防火,實行掃碼進山、森林防火監控、智慧定位巡山等措施,嚴管嚴控森林火險,守護綠水青山。(文/王品 何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