悶熱的夏季,雨水總是那么豐沛,午夜時分,雨停了,神農架林區里清風陣陣,不一會灌木叢葉片上的水露都干了,一只橢圓小物吊在八只細長腿間緩緩爬上了葉片,它的前足像盲棍一樣,這碰兩下那碰三下,嗒嗒,嗒嗒嗒,一步兩步三步,慢慢悠悠,更像是看不見路似的。這種緩緩而來的小型節肢動物是盲蛛。盲蛛確實被搬到電影里,《千與千尋》的煤精就以盲蛛為原形。
聲明一下,盲蛛不是蜘蛛,就親緣來說,也許和蝎子更近。盲蛛也不是盲人,盲蛛是有眼睛的,兩只眼,只是視力不大好,而且眼睛長的位置太獨特。盲蛛的頭和身子籠統地連在一起,看上去就是個橢圓物。這個橢圓物背部有個小圓丘,小圓丘上長著兩只大眼睛,——幾乎在背部最高處。盲蛛不會織網,沒有毒液,在動物界,它生活在底層靠撿漏為食,碰到了某種昆蟲的尸體就吃,碰不到只能餓一頓了,雨后的盲蛛特別活躍,因為有很多小昆蟲被雨滴擊落后就夭折了,它們將是盲蛛的美味佳肴。
盲蛛古老,英國出土過近4億年前的盲蛛化石。世界上已知的盲蛛種類超過6500種。盲蛛熱帶多見,溫帶少,神農架常有,喜濕,存身于草叢枯木苔蘚層墻角土壤石縫洞穴。
雄蜘蛛具陰莖,之所以強調一下,是因為雄蜘蛛沒有。雌盲蛛有產卵器,均藏在腹部鞘中,交配或產卵時從生殖孔中伸出。受精卵產入土中腐木植物或螺殼內。有的盲蛛種類能夠孤雌生殖,就是不需要雄性,雌性通過復制自身DNA進行繁殖,即卵不經過受精也能發育成正常新個體。
盲蛛最大的特點是腿長,長而細。它們的身體只有5毫米,腿可能有10厘米,腿長是身長的十多倍。即使有八條腿撐著,也讓人擔心身體掉下來。這個擔心確實多余。其實,用來走路的有六條腿,——其中三條腿穩定成三角形,另三條走起來,三三不斷變換。方向也變化自如,樹葉巖壁全不在話下。其中,盲蛛第二對腿尤其長,用來探路,承擔眼睛的功能,別忘了,他們眼神不大好。
別看盲蛛平時慢吞吞的,遇上緊急情況還是跑得很快的。盲蛛的腿除了用來走路,還用來御敵,不是打架,而是自斷其腿,斷腿能抖動長達半小時,迷惑敵人。要知道,盲蛛的斷腿是不可再生的,于是你很難看到全胳膊全腿的盲蛛。盲蛛不能缺水,缺水時它們的大長腿會蜷曲,并且很快會死。
關鍵是這種大長腿的物種喜歡在巖石的避風面扎堆,這也是御敵的一種方式。成千上萬只盲蛛聚在一起,腿像頭發絲一樣布滿整個巖面,捕食者見了也會被那么多條腿迷惑而不知該從哪下手。(文\水伊 圖\李辰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