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下旬的一天,幾個朋友相約要去拍大九湖的朝霞。頭天下午,我們就驅車駛進大九湖,根據日落的方位判定日出的方位,再考慮九個湖泊水面大小的因素,選擇第二天拍攝的理想位置。大家在大九湖濕地里一通跑,一通停,煞有其事地認真選擇,并最終劃定了幾處拍攝點。
時間過得真快,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我從睡夢中喚醒,知道出發拍朝霞的時間到了。簡單洗漱之后,我帶上設備來到停在酒店外的車旁,神農架國家公園信息中心杜華主任的車早已經等候在那里。正在經歷黎明前黑暗的坪阡古鎮,雖然路燈通明,整個鎮子卻萬籟俱寂,連鹽溪河里的水流聲也清晰可辨。
沒等拉開車門放設備,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抬起頭看向天空。沒見星星,一顆也沒有,天一片漆黑,連山體的輪廓都看不清楚。我努力在天空搜尋,希望能夠在云的間隙看到一顆星星,然而盯了一陣還是一顆未見。經驗判斷,今天上午云太厚,不符合看朝霞的條件。然而,心里還是有所不甘,還抱著僥幸,興許等我們到大九湖時云就會被風吹散一些的,狂奔了幾個小時山路,昨天還認真地查看過方位和拍攝點,放棄是斷然不行的。于是,我們驅車出發了。
凌晨5點,我們趕到國公坪,接上朋友,一起望大九湖奔去。
我一生來過神農架60多次,像這樣一大早起來拍日出還是第一次,在這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急行也是第一次。在神農架,夜里行車多半是會看到野生動物的。從國公坪出來右轉就上了去神農架的公路,左邊是修長的坪阡水庫,沿著公路綿延好幾公里。我希望看到野生動物,所以我選擇副駕駛的位子。車子轉上主道不到200米,我就在公路右側看到了一只豬獾,沿著公路與我們的車子平行著跑,長而粗的尾巴直直地向身后延伸著。我興奮地叫了起來。由于車速太快,轉眼工夫,豬獾就被甩在后面。
也許是拍攝心切,我們一轉眼就到了昨天圈定的地方。東方密云的那邊,可以感覺到魚肚白的光,因為環視大九湖四周的天空,就那個地方的云,稍微灰白一點。我和朋友都取出無人機,想升上去看看云層到底有多厚。無人機拼了命往云里鉆,一會兒就看不到信號燈的閃爍,而當“飛機已達最大限飛高度”的提示傳來,飛機還沒能穿透云層。我們的心里同時咯噔了一下,明白云層太厚,想拍云霧彌漫大九湖的景觀同樣不可能。怕云層水汽太重,影響無人機壽命,我迅速收回無人機,將機身和螺旋槳的水滴擦拭干,放回包里。
朋友興致很高,高低遠近,飛得不亦樂乎。
隨著時間一分一分過去,東方那片灰白的地方逐漸泛出一點淡淡的紅黃色,整個大九湖四周群山的輪廓變得清晰可見,倒映在五號湖中,形成一幅絕妙的水墨山水畫。我趕緊又取出無人機,把這難得的美景記錄下來。
十多天過去了,我開始整理那天去大九湖拍攝的圖片,突然發現這些圖片很治愈。一座座的青山在沒有陽光反射的情況下,都是黑色的。它們像一群圍坐在九湖周邊的一群愛斯基摩人,穿著厚厚的動物毛皮,反復觀察自己在大九湖中的樣子。此時的大九湖,很靜,很靜,連幾百米高的無人機螺旋槳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?粗矍半娔X上的這些圖片,我又覺得,這次去大九湖雖然沒有如愿以償,拍到燦爛的朝霞景觀,但這初秋水墨山水也是十分難得的景致。
從今天的際遇我倒是釋懷了一個問題,為什么很多游客都說,到神農架啥也看不到。其實,游客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,原因就在于時間。神農架的美景需要等,有時候等半小時,有時候要等一天或幾天,而大多數游客,一天要走好多個景點,每個景點都只作短暫停留,云一遮霧一罩,啥也看不到,碰不到好的景致就很正常了。事實上,像神農頂、大九湖、天際嶺、板壁巖、天燕、燕子埡等這些景區,如果能在一個景點呆上半天或更長時間,哪怕是一時迷霧籠罩,總會有風吹霧散之時,而在霧散還留的時候正是拍攝的最佳時刻。(文\何塞 杜華 圖\鄭成林)